12月18日下午,市委書記柴偉到東遼縣調研經濟運行、項目建設及“十四五”規劃編制情況時強調,要依托資源上項目、利用優勢引項目、瞄準短板找項目,在鞏固生態治理成效的同時,大力發展鄉村生態休閑游,用好環境優勢,拓寬農民致富途徑,打造鄉村振興新引擎。
柴偉與縣委、縣政府主要領導,縣直相關部門、重點企業負責人座談交流,詳細了解縣域經濟運行、企業生產經營、全年各項經濟指標完成等情況。
2020年,東遼縣全年規上工業總產值預計完成34億元,同比增長6%;工業增加值預計同比增長3%;限上社零額預計完成3.5億元,同比增長20%;地方級財政收入預計完成3.07億元,同比增長13.6%;稅收收入完成2億元,同比增長22.2%。實施500萬元以上項目78個,已全部開復工,開復工率100%。截至目前,軒鶴飲品年產8萬噸易拉罐啤酒、厚德食品日產300萬枚鹵蛋、農投集團年產12000噸粉條粉絲、鑫石玻璃年產5000噸高性能玻璃纖維等21個項目均已竣工。
柴偉對東遼縣項目建設工作給予肯定。他指出,東遼縣項目覆蓋面廣、門類全、產業項目比重多;整體推進工作抓得實,形象進度、實物量、投資額相匹配;項目謀劃、建設有突破,多項工作走在全市前列。下一步,要保持良好狀態,持續穩步推進項目,規劃好明年及未來五年發展方向、任務目標。
柴偉強調,市委七屆九次全會提出了高質量發展目標要求。東遼縣經濟運行指標距離高質量發展還存在一定差距,抓實抓牢實體經濟是縮小這一差距的根本途徑和有力抓手。要立足自身實際,抓新型汽車零部件產業升級、規模擴張;抓農副產品、食品加工產業升級、轉型。要積極謀劃啟動現代農業產業園、新型汽車零部件配套產業園建設,完善載體。要把市委全會提出的提升產業鏈水平作為主攻方向,圍繞產業基礎高級化、產業鏈現代化下足功夫。要在創新上持續發力,加大資金投入,加強平臺建設,建立人才培養、引進機制。要不斷拓展延伸產業鏈,通過建鏈、延鏈、融鏈、強鏈,打造產業集群,釋放集群效應。要抓住一汽集團“四個回歸”機遇、后疫情時代食品產業鏈重構機遇,乘勢而上。
柴偉強調,隨著東遼河流域生態修復與治理力度不斷加大,縣域環境、鄉村面貌得到明顯改善。要用好環境這一優勢,在鞏固生態治理成效的同時,積極探索發展鄉村生態休閑游的有效途徑,打造鄉村振興新引擎,開創農民致富新渠道。
市領導蔡宏偉、胡永為、徐暉,市委辦、市委政研室、市發改委、市工信局、市稅務局等相關部門負責人參加調研。